吾爱读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乌江战纪 > 第348章 人蟒夺珠

第348章 人蟒夺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大约是五条蟒修炼成龙,改邪归正了吧。

后话少说,书归正传。

幸存的二大王盘瓠河蟒、四大王大溪河蟒、七大王远途河蟒、十大王竹子溪蟒四条蟒王,仓惶逃回盘瓢洞,哭报死了五个兄弟。

天王盐大惊大恸,泪流满面,道:“五个巴人,杀我五个好兄弟,抢了我三颗宝珠,又要来盘瓢洞抢五支宝剑,此仇不报,何以立于天地之间!誓杀五人,抢回宝珠,为兄弟们报仇!”

天王盐龙传令做好准备,大举出洞,寻找仇人决战。

五人离了老龙洞,向盘口进发。到达丹涪水龙奚渡口,盘瓠湖舟师战舟早来接人,上舟向下游开去。

至今,在人蟒夺珠的老龙洞附近,今重庆武隆县土坎镇境内,仍有“五龙村”的地名。

先说众巨蟒落荒而逃。

三大王林宗河蟒、五大王鲵河蟒、六大王马溪蟒、八大王砠梁河蟒、九大王清水溪蟒等五蟒受了重伤,逃至丹涪水边的猫鼻梁,失血过多,再不能动弹,死于江边。

相传,巫咸天师闻知此事,叹道:“皆因我当初一念之差,致有此事。五蟒修为多年,也算是我的徒孙。若不是为争五颗珠儿,几百年之后,五蟒便能成了正道。”心中甚怜之,点化五蟒身躯各为一条龙身,化为山峦。

龟相劝道:“那五人能害我五位大王,听说还没有受伤,功夫确实了得,须从长计议。”

天王盐龙叫道:“这我不管!此仇必须得报!”

至今,乌江岸边的猫鼻岩处,有一处悬崖,形似五条龙重叠,有人考证疑是巫咸天师点化五蟒肉身之处。

虽然如此,毕竟有神仙点化,世人不知其中故事,于是误以为是五龙真身。

又传,巫咸天师又将五蟒王之魂分别置于龙洞、老龙洞、青龙洞、龙洞湾、猫鼻梁(均为当地现在的地名)各一条,让它们在五处修炼补过。

后来,五蟒也修成了真龙,并现于后世。传说:大约在唐高祖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涪陵县分置武龙县(明洪武十三年,因与当时广西的武龙县同名,遂改为“武隆”并沿用至今),治所在今土坎镇,这五龙现过身。传说,有人看到过这五条龙下乌江里喝水,还惩罚起贪赃枉法的县官,多任县官在任所站不住脚,没过几年都离了位。

再后来,一位聪明的县官便把县衙门从土坎镇搬到上游二十余里的今武隆县城巷口镇。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