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垂赏竹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十八章 反覆名藉藉,一朝天下知2,汉末雄风,云垂赏竹涛,吾爱读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但其人不仅没有受辱,还被张飞立为正室,这本身就说明幕后……

您品,您细品!

考虑到夏侯氏被虏时“年十34”,处在两汉成婚年龄的下限,可知张飞的抢劫目标颇为明确。

同时,张飞又知道对方出身“良家女”,因而“以为妻”。

种种迹象表明,张飞对夏侯氏或许早有了解。

按杨树达《汉代婚丧礼俗考》的“婚年”词条,两汉婚配奉行“男大于女”的原则。可知张皇后与刘禅的年龄差异不会太大。

张飞之女既然与刘备之子平辈,那夏侯氏生育2女时,也应该在建安十2年(207)前后。

按夏侯氏于建安5年(200)被张飞所娶,那她在生育女儿之前,很有可能还为张飞生育过儿子。

《魏略》记载,夏侯氏“产息女”,息即子嗣。

比如陈登的儿子陈肃,便被称作“陈登息”。

(张)飞知其良家女,遂以为妻,产息女。--《魏略》

文帝追美(陈)登功,拜登息(陈)肃为郎中。--《先贤行状》

张飞有张苞、张绍2子,2人生母无载。但从夏侯氏的年龄看,不能排除她为2子生母的可能性。

作为张飞正室的夏侯氏,在蜀汉具备1定的话语权。

比如建安2十4年(219)夏侯渊阵亡时,夏侯氏便主动出面“请而葬之”。

刘备集团对此并无异议,可见还是比较尊重她的意见。

(夏侯)渊之初亡,(张)飞妻请而葬之。--《魏略》

需要注意1点,曹、刘争夺巴蜀时,双方曾刻意避免让夏侯渊与张飞碰面。

比如张飞讨伐汉中时,曹操使曹洪、曹休抵抗;

夏侯渊镇守汉中时,刘备使法正、黄忠进讨,似乎都在有意避嫌。

(曹)洪闻此令,亦委事于(曹)休。(刘)备遣张飞屯固山,欲断军后。--《魏书曹休传》

建安2十4年,(黄忠)于汉中定军山击夏侯渊。--《蜀书黄忠传》

当然,注意到姻亲关系的同时,也不宜过分夸大姻亲关系在战争中的作用。

比如夏侯渊之子夏侯霸,因为父死敌手,便“常切齿,有报蜀之意”。

(夏侯)渊为蜀所害,故(夏侯)霸常切齿,欲有报蜀意。--《魏略》

兴势之战时(244),蜀军望见夏侯霸麾盖,也纵兵奋击,意欲杀之;夏侯霸则“手战鹿角间”,几乎性命不保。

蜀人望知其是(夏侯)霸也,指下兵攻之。霸手战鹿角间,赖救至,然后解。--《魏略》

在魏蜀交恶的大环境下,虽然曹刘双方都在有意避嫌,但如果张飞与夏侯渊真的相遇于行阵之间,必然是你死我亡的下场。

所谓亲戚、朋友圈之言,只是云某玩笑之言而已,诸君切莫当真。

张飞与夏侯氏的婚姻关系,魏、蜀双方均讳莫如深,如果不是鱼豢的私史记载,此事几乎要石沉大海。

不过这桩婚姻虽出于无奈,却也给3国历史带来些许荒诞色彩。

比如“常切齿,欲报蜀”的夏侯霸,在曹爽覆灭后(249),被迫抛弃自尊,投靠蜀汉。刘禅则拉着夏侯霸的手,指着自己的太子说“此夏侯氏之甥也”。

及(夏侯)霸入蜀,(刘)禅与相见,释之曰:“卿父自遇害于行间耳,非我先人之手刃也。”指其儿子以示之曰:“此夏侯氏之甥也。”--《魏略》

刘禅此举,既安抚了夏侯霸,也彰显了自己的机敏,获得了后世史家的交口称赞。

其实太子刘璿的生母并非张皇后,而是张皇后的侍女王贵人,属于媵妾之列。

可见刘禅颇为通达,懂得因势利导。

后主太子(刘)璿,字文衡。母王贵人,本敬哀张皇后侍人也。--《蜀书2主妃子传》

当然,无论是“为人所教”还是“灵光乍现”,刘禅在此事上确实表现得极为睿智,与后来“乐不思蜀”的痴愚形象判若两人。

也难怪清代学者周寿昌,认为刘禅入晋后是装疯卖傻,韬晦自保。

后主能作此语,亦复非常,后来对晋主语,恐传闻失实,不则养晦以自全耳。--周寿昌

夏侯氏对蜀汉政治的潜在影响,1直延续到蜀汉灭亡。

景耀6年(263)邓艾入成都,关羽子嗣遭到屠戮(见《蜀记》),张飞后裔却得到保全。

从某种角度看,这大概是夏侯氏的姻亲关系之故。

谁说人张飞莽撞粗鄙?从人家抢老婆之事便能看出,人家张飞精得很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小说相关阅读More+

宫女千岁

陶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