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垂赏竹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九十七章 西域诸国贺,东土多方和1,汉末雄风,云垂赏竹涛,吾爱读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从《蜀书》、《晋书》的相关记载看,谯周及其宗族并未因为劝降刘禅而获得太多物质利益,且谯周本人多次拒绝封赏,其子孙甚至主动隐逸,乃至终身不仕。从这1点看,谯周的劝降初衷,盖无甚私心。

刘禅归降后,谯周受封为城阳亭侯,入洛后多次“自陈无功而封,求还爵土”,但未获应允。

按《蜀书》,谯周长子谯熙、次子谯贤履历不明,未详是否出仕,《晋书》中亦无谯周子孙的仕宦记载。其3子谯同“以忠笃质素为行,举孝廉”,之后“召不就”,拒绝晋室的征辟。

(谯)周3子,熙、贤、同。少子同颇好周业,亦以忠笃质素为行,举孝廉,除锡令、东宫洗马,召不就。--《蜀书谯周传》

谯周之孙谯秀,“不交于世,知天下将乱,预绝人事,虽内外宗亲,不与相见”。李雄据蜀,谯秀“不应”征辟;桓温入蜀,谯秀隐逸如故,因此入选《晋书隐逸传》。

虽然巴西谯氏在蜀为大族,东晋时有谯纵在蜀地建立西蜀政权,但按谯周及其直系子孙“隐遁不仕”的行迹,至少可以确定谯周对功名利禄并无太多向往。

司马昭在世时,谯周曾借故滞留汉中,不肯赴洛阳朝觐,这大约是因为彼时谯周对刘禅心存愧疚,无颜相见。

(司马昭)又下书辟(谯)周,周发至汉中,困疾不进。--《蜀书谯周传》

注意:按《谯周传》,邓艾兵临城下时,谯周曾劝说刘禅归降,断言魏朝必定“裂土以封”;

但实际情况却是司马氏食言,刘禅被迫入洛为质。

这里其实涉及到钟会、姜维反于成都造成的历史嫌隙,非谯周所能逆料。

谯周进京时,已在西晋代魏之后(266),时年逼近7旬。

西晋初年,议郎段灼曾为邓艾鸣冤,称“7十老公,反欲何求”。

按谋反之利,百倍于归降之利(钟会弃司徒之职,叛于蜀地即为明证),既然年逾7旬的邓艾尚不至谋反,那彼时(263)之谯周,其劝降初衷自然也无关乎倾覆蜀汉。

(邓)艾功名以成,当书之竹帛,传祚万世。7十老公,反欲何求?--《魏书邓艾传》

(谯)周语予(陈寿)曰:“昔孔子7十2、刘向、扬雄7十1而没,今吾年过7十,庶慕孔子遗风。”--《蜀书谯周传》

退1步而言,即使谯周存在私心,至多不过是苟全身家性命而已,何况是战是降,最终离不开刘禅的政治决断。从谯周及其子孙对待官爵的超然态度来看,其名利心确实淡薄,比较符合“未尝问产业,诵读典籍,欣然独笑”的传记描述。

(谯周)家贫,未尝问产业,诵读典籍,欣然独笑,以忘寝食。研精6经,尤善书札。--《蜀书谯周传》

有鉴于此,可知明末大思想家王夫之等人对谯周“塞目钳口”、“取悦于魏”的种种非议,实乃莫须有之罪名。

这些荒诞之语,与其说是在鞭挞谯周,倒不如说是托古言事,影射明末乱国的巨奸大蠹。

下1章咱们继续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小说相关阅读More+

宫女千岁

陶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