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垂赏竹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四十二章 猛将终投汉,江东稳孙权终,汉末雄风,云垂赏竹涛,吾爱读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横江浦在历阳县东南2十5里,直江南采石渡处,自昔济江津要。--《元和志》

(当利)今和州东南大江之别浦也。--《1统志》

换言之,横江与当利,实际是“渡口”名称。即孙策渡江的桥头堡。

侧面可以看出,周瑜“自历阳迎孙策”反映出了多么可悲的事实。因为历阳县属淮南郡,地处江北,可见“孙策东渡”之前,袁术军连像样的渡江据点都没有。

孙策抢占渡江桥头堡之后,迅速袭击秣陵,驱逐了笮融和薛礼(见前文),之后转战湖孰、江乘,进逼曲阿,刘繇溃走。

秣陵、湖孰、江乘、曲阿皆为丹阳下辖县,分布在长江南岸。

从孙策自署周瑜“还镇丹阳”可知,彼时的秣陵南部的丹阳县(小丹阳)实际也落入了孙策囊中。

但是孙策渡江之初,在丹阳郡的势力范围,应该止步于小丹阳。因为丹阳县南部的芜湖县,仍处在刘繇控制下。

刘繇死后,其部将太史慈逃入芜湖,自称丹阳太守,可见孙策仅仅能够控制丹阳北部。

(太史)慈当与(刘)繇俱奔豫章,而遁于芜湖,亡入山中,(自)称丹杨太守。--《吴书太史慈传》

这也充分证明,太史慈确实曾为1方诸侯,其人被写入《吴书》的驱逐列传,便也显得合情合理。

从地图上看,孙策在丹阳的辖区,完全沿长江南岸分布,体现出了极强的地域特点。

如果考虑到孙策老家在吴郡富春,那孙策的进兵路线,实际与故乡背道而驰,可知另有玄机。

需要注意,秣陵、湖孰、江乘、曲阿等地,接壤徐州广陵,而孙策舅父吴景,在建安元年(196)曾出任广陵太守。

(袁)术方与刘备争徐州,以(吴)景为广陵太守。--《吴书妃嫔传》

不难看出,彼时(195)接壤丹阳北部的广陵地区,应该已有吴景势力的分布。

理由显见,广陵郡同时接壤淮南(袁术)与丹阳(刘繇),吴景与孙贲的渡江时间又早于孙策,在广陵占据桥头堡,并不奇怪。

这便可以解释,为何孙策东渡之初,要沿着长江南岸1路向北扫荡,而不是返回老家富春。

周瑜曾被袁术胁迫,返回寿春,在袁术死亡的前1年(198)才再度出奔江东。

周瑜是跟随孙策渡江的元勋,从其本传记载看,周瑜“还镇丹阳”时,刘繇主力已经被击溃。

但《周瑜传》有1处十分隐蔽的记载,即周瑜还镇丹阳不久,袁术便遣堂弟胤代周尚(周瑜叔父)为丹阳太守,而周瑜与周尚,则被召还寿春。

刘繇奔走,而(孙)策之众已数万矣……顷之,袁术遣从弟(袁)胤代(周)尚为太守,而(周)瑜与(周)尚俱还寿春。--《吴书周瑜传》

孙策当时已经控制丹阳北部,自然不可能重归袁术麾下,遂驱逐袁胤,自署徐琨为丹阳太守。

之后周瑜便不见记载,直到建安3年(198)才借着“为居巢县长”的机会,出奔江东,再度归附孙策。

(袁)术欲以(周)瑜为将,瑜观术终无所成……自居巢还吴。是岁,建安3年也。--《吴书周瑜传》

这是为什么呢?

下1章咱们继续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小说相关阅读More+

小奶猫:本喵是妖帝

狐叔今晚点

大漠狼烟

遥望长安北固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