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垂赏竹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六十五章 伏皇后怨愤,孙尚香临盆9,汉末雄风,云垂赏竹涛,吾爱读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云答曰:“天下讻讻,未知孰是,民有倒县之厄,鄙州论议,从仁政所在,不为忽袁公,私明将军也。”--《裴注3国志之云别传》

不知道是哪个小学生,竟然将这段对话翻译为公孙瓒比袁绍更贤明爱民…

不为忽袁公,私明将军也。

这句话不管如何翻译,皆为:不是因为轻忽,也就是轻视袁绍,私下认为公孙瓒更加英明之意。

赵云的意思是:我不知道当今谁更贤明,所以只为追求仁政而来,而不是因为轻视袁绍,认为将军您更贤明。

换言之:我只为追求明主而来。

这是很官方、很中立的辞令,对公孙瓒的揶揄既不反击、也不示好。

赵云的真实想法,无外乎观望公孙瓒的行为、以作后续行动指导。

很遗憾,公孙瓒的行为令赵云相当失望。这就有了云“叛走不归”的后话。

公孙瓒的问话信息量极大。

其中至少包含了3点线索。

其1是初平2年(191)界桥之战的背景。

即公孙战败,冀州士人调转风向归附袁绍。

其2是赵云的豪强身份。即冀州常山郡真定县的豪族(之后会具体讲到)。

其3是常山真定大族的政治立场,最初倾向于绍,却半途改投公孙。

即瓒所谓“独回心”。

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在此要特别纠正1个误区,即《3国志-先主传》与《华阳国志》反复强调的:所谓“刘备靠镇压黄巾军发家”。

陈寿写得还算隐晦,没提具体时间,只说“光和末、黄巾起”;常璩则拾人牙慧、自作聪明;煞有介事地补上了讨贼时间(中平元年)、又说先主时年2十4岁,可笑至极。

灵帝末,黄巾起,州郡各举义兵,先主率其属从校尉邹靖讨黄巾贼有功。--《蜀书2》

时先主年2十4岁。--《华阳国志》

刘备确实是凭军功洗白的,但与“镇压黄巾”无关。

因为黄巾主力的活动范围、根本不在幽州。

十余年间,众徒数十万,连结郡国,自青、徐、幽、冀、荆、杨、兗、豫8州之人,莫不毕应。遂置3十6方。方犹将军号也。--《后汉书卷7十1》

黄巾3十6方中,主力集中在巨鹿(冀州)、颍川(豫州)、南阳(荆州)。幽州黄巾并非主力。且中平元年(184)刘备仅2十3岁,其帮派势力尚未强壮,岂有余力讨伐黄巾各方?

大方万余人,小方67千,各立渠帅。--《后汉书卷7十1》

太平青领军,1个大方万余人,1个小方67千,天下3十6方。往少了说也得2十万人。刘备此时混黑道才几年啊?他1个县级黑老大,手底下可战之兵才多少?初平元年挑战黄巾,他不要命了?

刘备确实是凭军功洗白上岸的,但并非镇压黄巾,而是镇压“2张之乱”。

刘备集团转型的关键,就是命中贵人:

中山马商苏双、张世平。

中平4年(187),黄巾之乱爆发后3年。中山国相【张纯】与前泰山太守【张举】,勾结乌丸突骑叛乱。

乌丸大人与2张歃血,引兵攻略幽州、冀州;声势浩大,连当时辽东太守都被叛军杀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小说相关阅读More+

竹坞纸家

樱桃煎

混市亡灵

生吃大白菜

身在曹营主公却是刘备

东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