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爱读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造车 > 第二十六章 潜在威胁

第二十六章 潜在威胁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我们在鲲鹏大巴上进展不错,要是抽调人手到轿车上面,会延误我们各项研究的进度。再说在大巴上先把纯电动技术吃透,届时转向轿车就会事半功倍。

比亚迪如果先在车展推出纯电动技术,正好可以给我们参考,知己知彼对我们来说更有利。

争夺一时的虚名,反倒打乱了我们的工作节奏。”

熊繁星并未因为韩皓是公司老板就有所退让,他在尽力坚持自己的观点。

“这是一场战役,关系到中国新能源汽车话语权的争夺。因此,一个月后在首都车展拿出我们的纯电动技术‘秦+’是死命令,我将给予你调配全集团资源的权限来完成这个目标。

熊繁星也实现了自己部分梦想,能够主导新能源汽车的开发设计工作,并看着成果付之实用。

但面对韩皓要求团队在一个月时间内弄出“秦+”纯电动轿车时,他明确表达了反对意见。因为他认为不可能,同时也没有这个必要。

“我不要求合格的产品,我只需要它能代表我们中华集团的新能源技术站在展台上,把我们的理念宣传出去就行。

‘秦+’不用实际上路奔跑,我们只是设计出概念车,把其带到首都去跟比亚迪的F3e叫个阵。至少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我不希望我们还未出战就率先输了阵

这是一种宣传策略,对提升我们中华集团的公司形象很有帮助。”

不要给我客观理由,我只要在首都车展上看到‘秦+’”

一向温文尔雅的韩皓此刻终于露出了獠牙,他亲自下达了死命令要求把“秦+”尽快弄出来。

面对态度坚决的韩皓,熊繁星无奈下只好找到汽车研究院长赵全复,希望通过他来说服终止这个看上去不可能的任务。

听了对方的陈述,赵全复算是明白了整件事的来龙去脉。

韩皓耐心对熊繁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他更多从公司经营管理方面出发考虑,而熊繁星则从技术人员角度看待问题。

依据中华集团去年销量破百万一举跃居国内车企老大地位来看,比亚迪这样年销量不足3万辆的小企业入不了法眼。但有比亚迪在电池领域曾经成功的案例在前,韩皓知道王川福也是一个技术狂人,一旦放任比亚迪做大,将来肯定会成为中华集团的心腹大患。

为何韩皓能有如此强烈的危机感,就因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尤其是纯电动汽车上面,所有人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中华集团跟比亚迪相比,基本上没有任何优势。

在国内外车企都还沉浸在传统内燃机领域时,比亚迪却毫不犹豫在新能源汽车砸下重注,这跟中华集团的战略产生了重合和冲突。

这是一种企业家身经百战后获得的感知力,韩皓的第六感告诉他比亚迪会是一个非常难缠的对手。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