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爱读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港娱:功夫之王 > 第201章 重返九龙城

第201章 重返九龙城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雷德利·斯科特一见到杨叶,就大笑着张开双臂,给他来了一个熊抱。

而后的“终结者宇宙”,是一步步慢慢完善出来的。

不仅有电影,还有漫画,游戏等大量的衍生作品。

现在杨叶来制作这个系列,他一开始就冲着IP运营去的,所以各方面的考虑自然比原作要完善得多。

在电影的制作上,也比卡梅隆要精细得多。

卡梅隆那时候是个新人,经费少,工期短,能凑合的就凑合。

T1安装有各类声音,热量,运动传感器和激光束瞄准系统,它能够感知敌人的存在。

T1的攻击系统则由两侧延伸的机械臂上安装的加特林机枪组成,每分钟可发射3000发贫铀弹。

但作为原型机,T1的弱点也很明显:裸露的液压系统和内部结构使得T1在受到精确攻击时非常脆弱。

落后的传感器也使得目标识别不是非常精确,如果人类目标保持静止与沉默,并利用周围放置的任何高温物体来掩盖热信号,T1则不会检测到人类目标。

杨叶拍摄的未来战争场面,人类正是利用T1的这个弱点,和机器人大军展开战斗。

杨叶已经是个著名导演加动作巨星,他拥有自己的票房基本盘。

经费、时间这些方面都十分宽裕。

虽然杨叶版《终结者》真正用于制作的经费只有两千万港币,但考虑到通货膨胀和香港的物价和用工成本,实际上比卡梅隆版《终结者》的六百万美元要高得多。

就在杨叶天天蹲在摄影棚里磨战争戏的时候,他迎来了一位客人,《异形》的导演雷德利·斯科特。

“嗨,尼克,我的朋友!”

不过,光是发射子弹,无法体现未来战争的科幻感和惨烈程度。

于是,杨叶又在战场上加入了T1的升级版T4。

T4增强了装甲,减少了内部脆弱结构的暴露程度,两个机械臂的加特林机枪也换成了等离子激光炮。

这玩意儿在电影上视觉表现就是会BIUBIUBIU,发出五颜六色的光束。

卡梅隆当初制作《终结者》的时候,这不过是一个投资几百万的B级片而已,谁也没想到后来会搞那么大。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