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爱读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巡狩大明 > 第〇三一八章 从锦衣卫开始

第〇三一八章 从锦衣卫开始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因为缺乏监督,锦衣卫诏狱里冤案累累,刑罚残酷手段骇人,在诏狱中的犯人动辄丧命,活着出来的已经是万幸,而且也多半成了残废。

正德开心地笑了笑,目光露出憧憬神色,似乎正在幻想自己成为首富的那一天,不过他很快又怀疑道:“这样可以么?那些言官们怕不用口水淹死你?如此算不算与民争利?”

段飞傲然道:“臣只想为皇上分忧,他们爱怎么怎么着,臣才不怕他们呢,皇上不也觉得那些商人交的税太少么?臣这么做就如把他们手里的钱抢过来给皇上,这叫与奸商争利而不是与民争利啊。”

正德笑道:“也对,他们只能嘴上说说,能把你怎么着?还是你的鬼主意多,就按你说的去办吧,替朕好好地抢那些奸商手里的银子,嘿嘿,越快越好,若是能赶在太后寿辰前给朕一笔银子,那就最好不过。”

段飞想了想,说道:“臣遵旨,一定尽力让皇上献给太后一份大礼!”

正德甚是欣然,他突然说道:“你初掌锦衣卫挺忙吧?朕有些想去皇家苑林狩猎,不知你有没有空陪朕去玩玩?”

正德摇头道:“谁都知道经商可以赚大钱,但是税赋那么低,加上商人大都爱偷逃税款,开放通商只会让商人更富、更难控制,大明建国之初,江南首富沈万三竟然与国比富,捐钱修建应天城墙,让太祖脸上无光,我岂能重蹈覆辙?”

段飞笑道:“皇上,凡事都有两面性,从皇家的脸面上看沈万三的确做得不对,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若没有沈万三和江南巨富们争相捐款,应天城能建得这么快这么好吗?倘若遇上灾荒,国库空虚之时,皇上愿不愿意接受商人们的捐赠呢?颜面事小,国运重大啊皇上。\wWW、Qb5.c0m/”

正德笑道:“这些话也有人在朝会上说过,可惜你没在场,否则被批驳得颜面无光的那个就是你了,朕不在乎颜面,倒是朝堂上那些官儿挺在乎的,朕明白你说的对,但是要说服百官实在是难啊。”

中国自古以来有重农轻商的传统,要想一夕改变几乎是不可能的,段飞放弃了继续劝说,而是信心十足地说道:“皇上,臣不怕丢颜面,臣愿意替皇上分忧,臣打算在锦衣卫中实行开源节流之策,或可为皇上每年节约一些银子,皇上觉得如何?”

正德抬头看了他一眼,说道:“你说来听听?”

段飞想了想,说道:“皇上,明天是不成了,还有许多事等着要办呢,后天或之后应该就没问题了。”

正德笑道:“好,就这么说定了,大后天准备好行装,你在永定门外等着朕吧。”

段飞已达成目的,他离开豹房之后直奔锦衣卫北镇抚司,这里有一处令人闻之色变的地方——诏狱!

锦衣卫负有刑侦百官、士夫走卒之责,这个刑侦的含义与后世的刑侦可不大一样,刑即为刑罚的意思,刑罚摆在侦查之前,这个词从诞生之日开始就代表着严刑逼供的意思,锦衣卫的诏狱更是恶名昭彰,连东厂都得把囚犯丢到锦衣卫诏狱里关押审讯,直到明末他们才拥有自己的监狱,这是后话了。

锦衣卫有权在三司之外自设公堂,有权拘留与审讯疑犯,皇帝对锦衣卫所告发的案件根本不可能再逐一亲自复查处理,这就使得锦衣卫事实上掌握了这些大案要案的定罪和量刑,可以横行无忌,肆意构陷。

段飞道:“皇上,臣这节流之策就是裁减锦衣卫,臣今日初查,发现锦衣卫在册人数达四万五千余,不计入册的旁支人员和相关人等竟有十五万之多,这些人虽然没有在册,却都是要拿银子办事的,锦衣卫初建时不过一万来人,现在已有四倍之多,很多地方人浮于事,尸位素餐,只要裁撤一批,就能替皇上节约不少银子。”

正德大有深意地看了他一眼,说道:“你要裁撤锦衣卫?这可不好办,朕还想裁撤掉许多没用的官员和衙门呢,只要在朝堂上一提出来,满朝文武都要跪着大喊国将不国了。”

段飞信心满满地说道:“皇上,锦衣卫和他们不同,裁撤锦衣卫百官绝对是举双手赞同的,何况臣并不打算一步到位裁撤掉许多人,臣打算一点一点地下刀,今天裁一点明天裁撤一点,不消一年,锦衣卫定然会焕然一新。”

正德说道:“既然你已有计划,那便放胆去做吧,有朕给你撑腰,想必那些人也闹不出什么事来。”

段飞笑道:“锦衣卫不过是皇上手里的一把刀子,皇上想磨磨刀,把生锈的地方磨掉,那些铁锈能闹出什么事来呢?皇上,这就是臣的节流之策,开源之策就更简单了,臣打算以锦衣卫的名义,私下里做些生意,皇上还记得臣在苏州替皇上保管的那些贿银吗?它们已被臣投资经商去了,小打小闹地也赚了点儿钱,有锦衣卫为后盾,臣可以将这些小生意做大,这些钱都是臣替皇上保管经营的,不出数年,皇上就是大明的首富,那个沈万三算啥?皇上身上掉一根头发都比他大腿粗呢。”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