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爱读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竞技 >朗月照乾坤 > 第八十三章:自信状元

第八十三章:自信状元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胡旦喜欢读书,且文辞飞扬,颇有才学。少有才名也让他逐渐养成恃才傲物的性情。据说有一次,一个年青书生来到胡旦父亲任职的县游览。胡父发现这个年轻人颇有才华,便设宴款待他,并让儿子胡旦陪同。胡旦心高气傲,对这个来自洛阳的书生打心底瞧不起。

席间,胡旦问年轻人有什么特长,年青人说比较擅长作诗。胡旦让他诵读一首,年青人就背了一首,最后一句是:“挑尽寒灯梦不成。”胡旦听后,哈哈大笑,讥讽地说:“挑尽寒灯梦不成,这不就是一个瞌睡汉吗!”当场把这个年青人弄得下不来台,气得脸都白了。这个年青人就是后来高中状元的吕蒙正。

吕蒙正考中状元后就给胡旦写了一封信说:“当年你讥讽的瞌睡汉如今中了状元啦!”

胡旦看后,并不以为然,冷笑着说:“待明年的科举考试,我如果考了第二名,就输你一筹!”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胡旦果然考中状元。在考试前就如此自信地放言说要当状元,胡旦是第一个。所以,王继恩称他是本朝最自信的状元,毫不为过。

汴京城中有名的酒楼有好几座;要说最热闹的地方,当属京城东北角马行街上的樊楼。后人有诗词描写当年樊楼的景象:“城中酒楼高入天,烹龙煮凤味肥鲜。公孙下马闻香醉,一饮不惜费万钱。招贵客,引高贤,楼上笙歌列管弦。百般美物珍馐味,四面栏杆彩画檐。”

樊楼一层的大厅非常宽敞,里面散放着几十张桌凳,客人们三五成群,觥筹交错。按照规矩,若是买酒不多的散客只能到一层落座。而樊楼的二三层中都是称为“酒格子”的包间,每层中各有几十间。阁内清净雅致,客人们各行其便。

此刻,樊楼三层酒格子中,一个人临窗负手而立,当他看到一个红袍官人骑马由远而近时,连忙唤来樊楼的酒博士。不一会儿,几样精致小菜和一壶上好的眉寿酒便被置备停当。

红袍官人在酒博士的引领下拾级而上,还没走近酒格子,屋内人已经应声相迎:“王大人快快里面请!”来人正是当朝内侍行首王继恩。

王继恩连忙拱手回礼道:“状元公相邀,王某岂有不至之理,这不,咱家忙完了差事,便来赴约,倒是让状元公久等了。”

胡旦听王继恩说起往事,连连摆手道:“陈年旧事,不提也罢;如今他吕蒙正入驻中书,胡某人谪守坊州,不日就要离京,同为状元,天壤之别,怎不让人感叹呢!”

被称作状元公的人一边引王继恩落座,一边对酒博士说:“你们几个外面候着就行。”一径几个侍从都识趣地退了出去。

“王大人请再莫要以状元公相称,胡某人虽说确为官家亲封状元,如今却是贬黜之身,这状元公三个字儿当之有愧呀!”

“哈哈,从你胡旦口中说出个愧字可真不容易!”王继恩一边接过胡旦递来的酒杯,一边略带戏谑地看着他。“大宋自立国,状元何其多,可若是称得上最自信的状元,非你胡旦莫属呀!”

王继恩所提的最自信状元,指的就是胡旦引以为傲的一段往事:

胡旦祖籍山东惠民县,其父担任知县。年少时胡旦就有远大理想并说过“应举不作状元,仕宦不作宰相,乃虚生也!”这样的豪言壮语。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